金庸茶馆是一个非营利网站,文章均来源于投稿及网络搜集,服务于广大金庸小说迷。旨在做一个有温度的茶馆。

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大谜团:从《天龙八部》时代武学之变看柯镇恶武学来源

文/月隐寒霜 怜幽居

在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中,飞天蝙蝠柯镇恶平日主要使用的武器是一条铁杖,后来这条铁杖被黄蓉以打狗棒法挑落到嘉兴南湖中去。无论柯镇恶武功在十八年前比较十八年后进境如何多,却始终不能达到射雕时期江湖中二流水平,始终处于江湖三流下风水平。这主要是因为柯镇恶这个角色学武的资质是十分有限,小说中所言,尚不及其兄飞天神龙柯辟邪。柯镇恶运用伏羲六十四卦之学打菱角镖的手法,来自上代高手的秘传,而这种武功精深之处,却可以反向推敲其最终深度,柯镇恶理解不了这种精微之武学,更无法在实战运用中体会到这种武功的神妙之处。

另外金庸小说之中,有关暗器使力用劲的手法存在于多部小说,比如小说《天龙八部》中,逍遥派掌门虚竹使用生死符之过程,又有在修订版小说《射雕英雄传》中,黄药师使用附骨针教训梅超风。在小说《碧血剑》中,铁剑门掌门木桑道长传授袁承志打棋子暗器过程中说得颇为明了。「打暗器要先练力,再练准头,发出去的轻重有了把握之后,才谈得到准不准。」这天木桑教袁承志的仍是发暗器的「满天花雨」手法……过去我曾说小说《射雕英雄传》与《碧血剑》之间关系紧密,亦有此关于暗器使用之方法在此,此满天花雨之法为小说《射雕英雄传》中洪七公传授黄蓉钢针暗器之时所用手法一致。对于柯镇恶所用暗器来讲,这种伏羲六十四卦的手法显然更为博大精深,同样一种武学,让资质更高的人使用,就应当比资质较差的人使用起来更为有威力一些,这种叙述比较在金庸小说中也是常常可见,资质高低通常是判定其武学修为上下限的准绳。这种情形,经常在各个人物的线索中体现。

在小说《射雕英雄传》之中,飞天蝙蝠柯镇恶对「降魔杖法」、「伏魔杖法」二套武功经常使用,也有前后时间与功力描述的对比,这可以说明在嘉兴醉仙楼与法华寺一战中,柯镇恶经历了一段自我反省的时期,从而在蒙古草原长住之后才更刻苦修炼。有的人说,为什么柯镇恶的武功有时候可以抵抗比自己高很多的江湖人物,这一点很好回答,一是柯镇恶在进入大漠之前,武学修为层次极低,但因为武功路数较为高妙,偶尔会使得有一定武学理论的人看走眼,比如全真教高手丘处机在法华寺一战,便显出对柯镇恶等略有忌惮,也存在对于柯镇恶的伏羲六十四卦镖法,有一定难于应付的表现。另一点是柯镇恶之前的任何一次较量冲突,都离不开江南七怪互相保护与牵制,单凭柯镇恶一人,也同样无法应对任何一个高手。

江南七怪在教育郭靖修炼武功的同时,更有意识地刻苦修炼,不仅提高自身已有的武功,并都相应自创新的武功,在能力上较法华寺一战之时都有所进步提高。在出大漠以后,遇到一般江湖人物亦能稍加应付,这是一种自身修养的进步。之所以还是打不过江湖二三流高手,主要是江南七怪在大漠上遇不到,如江南武林或北方武林一样的拥有组织和门派团体,江南七怪不仅无人可以切磋,甚至在理论知识上也无法能找到相应的印证,在武学研讨范围上形成了一个自我封闭圈,所以,本就资质一般的江南七怪,在蒙古大漠这样以骑射、摔角搏斗为主的武学氛围中,他们在经验上的增进也就极为有限。

另外,即使是江南七怪回到北方武林或江南武林,与他们切磋的人,也是寥寥无几。在小说《射雕英雄传》中,主要门派的高手基本上都是江湖一流高手,少林派高手如云,但此时正经历火工头陀事件,以及苦慧带走大批少林派中间远走西域。即使这样少林派仍不可小觑,虽然守于少林基本上不出武林,但也仍属于一流门派。全真派七子皆为二流准一流高手,与江南七怪交往的仙霞派最多也是二流,是少林派的旁支。小说中陆冠英是枯木大师弟子,是仙霞派传人,也算是少林派旁门。

修为层次仅仅三四流左右的江南七怪,恐怕也很难得到与高手切磋交流的机会。一般高手都不屑于与较低层次的人交流,这点在洪七公、黄药师、欧阳锋等对普通江湖人不屑一顾的一些场面中都有较为仔细的叙述。所以,江南七怪的武功得不到进境,一方面是无法通过与别人切磋提高经验认知,另一方面也是由于自己的资质一般,得不到更多的进境。但从另一方面细节可知,柯镇恶在小说《射雕英雄传》中,经历一二流级别之江湖大战也尤其不少,且因为各种机缘均能全身而退,也可算是一种修为上的进步。一是他幸运,二是别人根本就没有动杀他之心,这都有很明确的前提。

飞天蝙蝠柯镇恶修为增高的特点,更多表现在他对杖法的掌握。应以金庸各部小说中曾出现的有关「降魔」、「伏魔」杖法等分析这套杖法武功的来历,以此分析柯镇恶这套武功的来源以及后世可能性的发展,并以此推测柯镇恶与前代江湖门派的关联性。

在小说《射雕英雄传》中,郭靖与杨康在比武招亲擂台曾比试武功,郭靖运用了柯镇恶教给他的「降魔杖法」。连载版小说中提到「(郭靖)顺手拖过穆易那面『比武招亲』的锦旗,横过旗杆,一招『拨云见日』,枪杆直刺,只见他身随杆起,往上一长身,一面锦旗呼的一声,直扑出去,罩向小王爷面门。」可见,「降魔杖法」其中一招有「拨云见日」。

在小说《神雕侠侣》开始部分,柯镇恶与疯了的欧阳锋有一场拼斗。在这之前欧阳锋刚与郭靖比试武功受伤,再经过与柯镇恶毫不畏死之强斗,竟然被柯镇恶击铁杖击中。连载版小说有记载说「当下再也忍耐不住,大吼一声,一招『秦王鞭石』,那铁杖搂头盖将下来……」,「柯镇恶使开降魔杖法,一招快似一招,欧阳锋却越避越是迟钝,终于给他一招『杵伏药叉』正中左肩。」,由此可知,这套杖法之中还有「秦王鞭石」、「杵伏药叉」这两招。

除去对「降魔杖法」、「伏魔杖法」的描写,小说《神雕侠侣》中有关「降魔」、「伏魔」的武功还有其他存在。从这一思路探索,应该可以反推到这些武学的来源,就是有关「伏魔」、「降魔」之命名的来源。拥有这个词汇的武功或是兵器,最早或来自佛教。佛教教主释迦牟尼在成佛之前,曾与魔王进行过艰苦的争斗,最终取得了胜利,这场争斗的过程,被佛教徒们成为「降魔」。有意思的是,在道教历史上,也经常称「伏魔」,也是一种降服妖魔鬼怪的说法。我在有关对《九阴真经》版本可能性的整理中,已经说明《九阴真经》实际为梁代从天竺到中土来的达摩所撰写,达摩来到中土期间经历过与当时道家高手,或是逍遥派传人的切磋,又经历九年面壁融会贯通,才会形成《九阴真经》、《九阳真经》等武学心法心得著作。这些武学心法显然是经历过佛教高手与道教高手切磋交流后的融合汇编之作,而不是达摩单独撰写。至于连载版与新修版小说中,金庸先生一本正经地描述黄裳,可看做是一种「欲盖弥彰」之计,掩饰王重阳重钞《九阴真经》之实,为掩盖其欺骗其他四绝之最终目的。

在小说《神雕侠侣》中,除去柯镇恶的杖法,还有一路蒙古密教金刚宗的武学。金轮法王之徒达尔巴有「一个极粗极大的金刚降魔杵,向为佛教中护法尊者所用。达尔巴这降魔杵长达四尺,杵头碗口粗细,杵身金光闪闪,似是用纯金所铸,这份量可比钢铁要重得多了。」

金轮法王会用一种咒语「降魔伏妖咒」,这种咒语应该是一种静心用的佛教咒语。

在小说《神雕侠侣》中,周伯通会运用《九阴真经》中记载的「大伏魔拳法」与杨过的「黯然销魂掌」比试。根据书中记载,这「大伏魔拳法」,「但觉周伯通发来的掌力之中,阳刚之气渐盛,与『空明拳』的一味阴柔颇不相同,心念一动,猛地想起了终南山古墓派石壁上所见的『九阴真经』,此刻周伯通所使招数,正是经中所载的一路大伏魔拳法,拳力笼罩之下,当真是群邪辟易,威不可当。」从原著所说,这「大伏魔拳法」应该是一种威力强大的浑厚阳刚一路的拳法,显然具有少林派武学的特征,又不同于少林派七十二项绝艺。

在小说《倚天屠龙记》中,少林俗家弟子都大锦会用二十四手「降魔掌」。

连载版小说《倚天屠龙记》中,曾有张三丰带张无忌上少林学习「少林九阳功」的故事情节。在连载版小说中圆真在少林寺教少年张无忌学习了少林九阳功,这少林九阳功分别有如下招式:第一式,「韦驼献杵」。第二式,叫作「横担降魔杵」。第三式,「掌托天门」。第四式,「摘星换斗」。第五式,「倒曳九牛尾」。第六式,「出爪亮翅」。第十二式,「掉尾摇头」。

陈友谅会用少林拳中的一招「降魔踢斗式」。

赵明在万法寺中学到六大派武功的精髓,其中有峨眉派的剑法「降魔大九式」,郭襄创立的峨眉派当时主要以尼姑为主,故此这剑法根源也来自佛家。

潘天耕曾在少室山下以「韦陀伏魔剑」和何足道交手,却被右手弹琴、左手使剑的何足道击败。「韦陀伏魔剑」是少林七十二绝技之一。

在小说《倚天屠龙记》中,张翠山在龙门镖局被少林棍僧围堵。少林十八罗汉的圆音、圆业便会用「伏魔杖法」。

西域少林派的宇文策有「金刚伏魔神通」,「这是外门硬功练到了最上乘境地」。

少林三渡有一种鞭法叫做「金刚伏魔圈」,这种鞭法三人配合类似一种攻击防守都兼备的鞭阵,威力极大。

在小说《侠客行》中,石破天得到木偶身上所绘制的「罗汉伏魔神功」,「这套神功集佛家内功外功之大成,每一个木偶是一尊罗汉。」,「乃少林派中至高无上的内功,实是少林一派提纲结领的最深武学,胸中有了如此深湛的学问,再看一般的拳招剑法,有如登泰山而小天下,寻常丘岭,自是蔑不足道了。」

从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及《神雕侠侣》之后的江湖武学面貌可以看见,所有与「降魔」、「伏魔」有关的武器以及武功,无不例外与佛家武学有关,也就是说目标源直指佛教有关的少林派、西域少林以及西域密教门派。无论江湖发展经历了怎么样的变化,有关武学或江湖宗门的哲学思想以及精神体验却不会有极大的变更。有关佛陀制服妖魔的故事,被用于佛门武学高手创造宗门武功、武器、法器,这都在小说中被详细地记录,没有产生偏离。

只有佛门中人才会把所创武学招式与「降魔」、「伏魔」一类典故联系起来。不是佛门中人,便不会把自己的兵器或武功命名「降魔」、「伏魔」这类标志性的词语。就像是说武当派不会把「太极拳」叫成「罗汉拳」、「韦陀掌」,是一个道理。从小说《倚天屠龙记》中可以看到,少林十八棍僧会运用「降魔杖法」,这种杖法必定与小说《射雕英雄传》中,叙述柯镇恶所使用的杖法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为了寻找这一脉络,则必须要参考小说《天龙八部》之中所发生的江湖故事。在所有金庸小说中,《天龙八部》是一部江湖历史时间点极为重要的小说,后世流传的武学心法以及理念,其中部分可在这部小说找到,甚至可以找到传承的依据。找到一些武学心法的相似之处,就能理解后世武学的发展问题。而有关柯镇恶武学的来源,便能通过这种方式反推成功。

在小说《天龙八部》中,扮作西夏武士李延宗的慕容复与段誉在碾坊大战,慕容复使出过少林派的「降魔刀法」。

少林寺和尚慧禅会用「伏魔铲法」,并以此铲法对付钟灵。

在连载版小说《天龙八部》中,五台山有二十四路「伏魔杖」。王玉燕说那使杖的丐帮矮胖老头奚长老这杖法中有两招「秦王鞭石」、「大鹏展翅」用的不好。其实这是指五台山清凉寺一派。而后来故事情节中有清凉寺神光上人访少林的情节,清凉寺又有「伏虎拳拳谱」,「五十一招伏魔剑」的剑经,以及「心意气混元功」和「普阑杖法」。

在小说《天龙八部》中,吐蕃国大雪山大轮寺大轮明王鸠摩智会用「袈裟伏魔功」,这种武功也是少林派掌门玄慈毕生精修的武功。

少林派掌门玄慈会使用「伏魔杖法」,在对游坦之时,称要使用「伏魔杖法」对游坦之丐帮武功,但因游坦之武学不是丐帮武学,因此未能使用。

在小说《天龙八部》中,扫地僧对萧远山过去偷「伏魔杖法」及其他武功秘籍的事情,作详细说明。同时,慕容博也曾偷取少林七十二项绝艺,故此「伏魔杖法」亦可能被慕容博抄录。

从对小说《天龙八部》武学技艺的研究中,可以知道《天龙八部》中关于「降魔」、「伏魔」的词语来源均来自佛门,一为少林寺,一为五台山清凉寺。对于普通小说读者来说,少林寺是最熟悉的,根据连载版小说记载,自从达摩东渡以来,达摩创立禅宗武学,撰写《九阴真经》、《九阳真经》等武学心法专著。对于金庸小说中其他的门派可能关注就没那么多,特别是这个五台山清凉寺,在书中所言,这清凉寺也是武林中出众的门派,是重要的佛门宗派。

连载版小说《天龙八部》记载,「要知这神光上人原是武林中的一位奇才,天资颖悟,颇具创见,只可惜清凉寺所具的武学源流远逊于少林,他所能见到的拳经剑谱、内功秘要等等书籍,不但为数有限,而且其中一大部份更是粗疏简陋,不是第一流的功夫,饶是如此,他的武功修为,却亦能臻于上乘境界,足见其人资质之高,非同小可。当年他到少林寺求师,还只一十七岁。少林寺方丈妙叶禅师一见之下,便觉他锋芒太露,气小易盈,不是传法之人,若在寺中做一个寻常僧侣,他却又不甘久居人下,日后必生事端,是以婉言相拒。神光这才投到清凉寺中,只三十岁时便技盖全寺,做了清凉寺的方丈。他自知以日前武功,早已超过寺中典藉上的载录,若要更进一步,非另觅机缘不可,」

从原文可知,清凉寺源流远逊于少林,那么这句「远逊」少林该如何解读?我们可知少林武学源流源自达摩,这在小说中有不止一次的记载。根据这句话,可以认为五台山清凉寺的武学源流也是来自达摩,但与同样达摩传功的少林派相比,五台山清凉寺的武功没有少林寺所得精妙。若是可以这样解读,那么所谓五台山清凉寺与历史上所说的清凉寺是两个系统,历史上的清凉寺创建于孝文帝延兴二年至太和十七年间,即四七二至四九三年之间。天竺僧人达摩来到中土的时间,大约是在南朝梁代,普通年间,五二〇年至五二六年之间。五台山清凉寺建立较早,达摩来到中土时间则稍后数十年。

在小说《天龙八部》中有关五台山清凉寺武学发展的叙述,显而易见要与达摩来到中土有一些关联。达摩来到中土之后,必然在各地展开交流。如果按地理行进线路,也许会从山西方向进入河南,那么在山西范围内,或许会经过一场「武学研讨会」,这其中的研讨会得到部分心得,流传于五台山范围,有些武学秘籍属于一些旧时武功的初稿本,按小说《天龙八部》叙述,即所谓「粗疏简陋,不是第一流的功夫」,应该是武学研讨会期间,其武学原创者并未深入记载,而原作者也并未对心法作详细解读,因此有些武学显得过于粗陋,或者说看起来不能连贯一体。我对清凉寺方丈神光上人的理解表示怀疑,他所怀疑的清凉寺武功的不合理之处,就我理解可能是因为清凉寺得到的初稿秘籍没有涉及一些重要的心得法门,因为达摩还要寻找更多的武林高手比试,还要找更多的武学理论家研讨,五台山有佛家有道家,清凉寺可能借了道家学派的光,达摩传下的不少武功应该带有明显的道家武功系统,所以,在同五台山道教系统的交流显然也占有较多份额。

五台山佛教的功夫在达摩时代可能略显不足,所以交流成果并不多见,留下的武功也就相应不足,但这不能说「不是第一流武功」,而是因为流传下来的武学钞本缺少使用办法以及重要的心得,要知道一般初稿的文笔都是较为潦草,但却不能说其理论形成缺少成熟性,只是可能当时环境之下,作者缺少时间来修订或作详细注解。经历多年交流切磋之后,达摩在少林寺精修精撰的武功就不同,应该是经过详细的校订修改和总结,五台山这段短时期的交流不能同日而语。初创期与成熟期应当有本质区别,五台山时期的武学研讨会属于心法的初创期,而在少林寺之中的精修创作则是成熟期的心得总结。

说起来关于五台山清凉寺拥有的这路「降魔杖法」与少林寺拥有的这路「降魔杖法」,我认为都是同出一门,即达摩时代流传下来的武功。应该具有同样的招式,但不见得运用同样的招式名称,更有因创作先后命名有别之故。一般而言,招式名称都是为着使用方便,叙述清晰来表达,这与通行的口诀心法不是一回事。口诀是使用方法,而招式名称则是动作描述,只有使用者运用心法口诀使用动作,那才是真正的武功招法。

所以从字义理解上,五台山清凉寺流传的「降魔杖法」与少林寺流传的「降魔杖法」均为梁代时期达摩所传武学一系。五台山清凉寺系统所传的「降魔杖法」与柯镇恶所学「降魔杖法」均有一招「秦王鞭石」,在北宋时期《水浒传》故事中,鲁智深学得「疯魔杖法」,显然是为「伏魔杖法」,即亦为「降魔杖法」,这种杖法在小说《射雕英雄传》中丐帮简长老也会使用,招式也有「秦王鞭石」,鲁智深这路「疯魔杖法」传到清代的时候,小说《书剑恩仇录》中,红花会十三当家蒋四根也会使用,并且也有一招「秦王鞭石」。从这一基本传承可以知道,「降魔杖法」、「伏魔杖法」、「疯魔杖法」根本就是一路武功的不同叫法,招式名称一样,武学原理一样,运用法门也该是一种体系。

小说《天龙八部》时期最终时间北宋哲宗元祐九年,即一〇九四年,梁山宋江起义大概发生在1119年,那么根据《水浒传》等的记录,鲁智深后来曾大闹五台山,鲁智深的武功显然系出五台山清凉寺武学系统,在段誉、虚竹等人活跃于历史舞台的时候,鲁智深已经在五台山清凉寺系统学习武功,那么作为清凉寺方丈的神光上人,或许曾经是鲁智深的师傅,或者鲁智深是神光上人的一个师弟,又或者鲁智深所会的这路「疯魔杖法」来自达摩秘本(孤本)传学,后世中这路「疯魔杖法」曾直接记录为「鲁智深疯魔杖法」,也就是说,这路杖法心得曾被鲁智深亲手抄录,后被传人记为鲁智深所创。鲁智深所学的杖法是一个特殊情况,而丐帮那个奚长老的「降魔杖法」应该是出自五台山清凉寺系统,也就是说这个奚长老过去出自五台山清凉寺本院,与神光上人本有较大的关联,或者是师兄弟关系,或者是师叔伯关系。但同时,他们与鲁智深应该相识,鲁智深少年时代应该在五台山清凉寺系统学习。

对于少林寺所传「降魔杖法」,该是达摩在少林寺精修多年的成果,是一种再创作,与五台山系统的的「降魔杖法」是同一种理论,不同的运行方法。可以想到在某些环节上应该带有早期初稿版本的「降魔杖法」的一些面目,但不会全部一样,或许这「秦王鞭石」这一招也记录在里边。又或者两处的「降魔杖法」本就一模一样,因为书中也未说这「降魔杖法」是否属于较为普通的那一类。

再另说,如果奚长老不属于清凉寺一派,只是五台山上其他宗门的一员,那么奚长老依然不能否认不是佛门传人。如果按照《水浒传》中所述,鲁智深属于五台山文殊院一系,那么奚长老应该与鲁智深属于一个系统,这始终不能推翻二者源自五台山系统。但无论怎样说,五台山系统的「降魔杖法」与少林派的「降魔杖法」同出一门,且五台山清凉寺是达摩武功一个武学研讨会成果流传区域,五台山佛教武学源流与达摩武学研讨会离不开关系,虽然历史上天竺僧人也不止一次到达中土,甚至到五台山交流,但达摩举办之武学研讨会应该是影响力更为深远,虽然历史未曾记载达摩到达过五台山,但根据小说的地理传播区域,达摩到五台山进行交流的可能性极大,也是五台山武学系统的创始者或发展者之一。那么有关「秦王鞭石」这招杖法,传承于达摩武学系统应当说毫无疑义,同时「降魔杖法」也是五台山系统中重要的武学心法。

五台山系统「降魔杖法」早期秘本不传,所以拥有此体系的五台山系统的各种有关达摩一系的武学,只留下有关武学的招式,缺少修炼法门,故此这一系统的武学,始终不能达到一流或超一流。实际上从情理上说可能性不大,按一般武学宗师的心理,还是会精益求精,至少在初创之时,会把武学理论描述完整,所以在五台山这段故事,应该是有一些不为人所知的影响,或者达摩不仅传下了高深武学,也详细记载了武学方法。

应该是没有把这些心法广泛传播,至少留下了单传的门人,比如说鲁智深一系。剩下的人都是初创时的钞本,神光上人所学就是此类,奚长老所学也该是此类。都是属于普及型心法,不够艰深,没有涉及专业化的学术理论。也就是说五台山上的达摩武学正统,并不是那些寺院之中所传,应该另有其人。少林派武学传承有序,显然是达摩一系切磋研讨,并后世正式禅宗弟子们精修传承。除禅宗弟子精修之外,俗家弟子们所学武功,便不如禅宗弟子们所学心法深入。俗家弟子们学习的武功也是一种科普性质的心法,不是更精深一些的心法。这种门派传承方法,实际是保证本门最高深武学控制在正宗传人手中,保持正宗传人的合理传承。

至于柯镇恶的「降魔杖法」的师承,自然是北宋时期鲁智深一系。按照《水浒传》等书记载,鲁智深随宋江征讨方腊之后在临安六合寺出家,临安与嘉兴距离很近,故此这个范围正是鲁智深活动的范围,也是柯镇恶家族活动的范围。根据《水浒传》说,鲁智深最后在六合寺听潮坐化。这个时候应该早于小说《射雕英雄传》开始时期,但也与柯镇恶少年时期基本相合。按照金庸小说一贯定律,拥有高深武学的大宗师一般都会长寿,所以鲁智深也不会例外。在小说《射雕英雄传》之前,在梁山方腊大战之后,鲁智深的武学修为应该得以不断增长,并达到一定境界。对于本门秘传的达摩武功应该是更为精通,在六合寺出家之后,更是寻找传人弟子传承达摩秘传武功。这样一来,鲁智深肯定是先从周围这个江湖环境物色人才。

嘉兴柯家村是江南较为富裕的村子之一,柯家村是小说《天龙八部》时代伏牛派柯百岁后裔所建立,柯百岁被慕容博「以彼之道,还治彼身」打死,柯家在伏牛派失去地位,但是柯家家族依然留存,便从河南搬到嘉兴。由于失去门派地位,所以伏牛派的武功并未多少传承,家族秉承过去老人之习惯,依然喜欢结交江湖人物,柯家失势已久,在江南武林也没有地位,所以长期以来与江南武林中的一般人物交流。仙霞派一直与柯家友好,是因伏牛派原是河南宗门,仙霞派又出自少林旁系,故此二家有同乡之谊。

柯家村中有一家人,有兄弟两个,老大柯辟邪,老二柯镇恶。这两兄弟都爱习武,老大为人狂妄,老二稍好一些。这一天,鲁智深恰巧见到了少年柯镇恶在街头同别的混混打架,鲁智深看见柯镇恶不服输的架势一下子就喜欢上了,因为柯镇恶有些方面很像鲁智深,爱打抱不平,所以鲁智深就把柯镇恶收作弟子。虽然鲁智深喜欢柯镇恶爱打抱不平,但是教武功教了不久就发现柯镇恶理解能力十分有限,虽然能学得了招法,但对武学的理解非常有限,经常是解释半天,柯镇恶也不能理解,而且柯镇恶还惯于曲解,总是把这种武学手法曲解成另一种方式,这倒不是举一反三,而是不能领会鲁智深教给他的武学的理论。再三再四之下,鲁智深的耐心也开始消散,尽管这样,鲁智深还是强迫柯镇恶背下所有武功秘诀,包括「降魔杖法」,倒是这杖法柯镇恶颇为喜欢,因为柯镇恶平日与别人打架经常用棍棒。经过万分努力,柯镇恶背下了所有鲁智深教给他的粗浅武功,并嘱托柯镇恶武功没大成之前,别到处嘚瑟。后来,鲁智深就又去别处找传承弟子。

柯镇恶的伏羲六十四卦镖法不是来自鲁智深,是来自别人。确切说应该是来自道家门派,这可能即来自「逍遥派」的指点或教育,且这种教育也是点到即止形式,柯镇恶没有从根本上加深认识,因为这个师傅同样也知道柯镇恶资质有限。或许也是见到柯镇恶好管闲事,打抱不平,而作的一种临时激励。至于柯镇恶能理解多少,那都是他自己的造化,毕竟这个人的资质实在是一般。在小说《射雕英雄传》中,洪七公勉励穆念慈善良待人的行为,也勉强教了三招武功,就这三招武功也是给穆念慈带来很多的好处。

柯镇恶的资质极为有限,他不仅掌握不了精妙的武学,且也不能把武学更精要的部分传给郭靖。而郭靖在理解这些武功的好处的时候,也是在数十年之后的与金轮法王之战上,但这至少证明郭靖不蠢,不仅把七位师傅的武学融汇贯通,还能时常比较分析不足。柯镇恶在这一生中只能知道自己不足,但怎么提高自己,他却始终找不到方法。修行在个人,但柯镇恶的努力始终比不上聪明人的努力。自己用百分之百的力气前进一小步,别人用百分之十的力前进一百步,这种资质上的比较,显然可以分清人物的层次问题。

鲁智深这门「降魔杖法」武功并未失传,在小说《书剑恩仇录》中红花会十三当家蒋四根就会使用,但威力如何,就要看各自理解。在金庸小说系统中,越是武功精深的人活得时间越长,这可爱的鲁智深大师,活出一百岁也是应该的,毕竟段誉、虚竹活到《射雕英雄传》时期,至少也应是这年纪嘛。

-=||=-收藏
赞(0) 点击进入首页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
文章名称:《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大谜团:从《天龙八部》时代武学之变看柯镇恶武学来源》
文章链接:http://www.jycg.net/10688.html
本站资源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

阁下请出招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