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茶馆是一个非营利网站,文章均来源于投稿及网络搜集,服务于广大金庸小说迷。旨在做一个有温度的茶馆。

我看金庸随笔之《书剑恩仇录》

文/和运超

“回忆梦境/爱恋的尾声/热爱变冰/已经溜出可观的远景/但此刻为何为何特别挂念/是那哀痛污染空气没法逃避/既爱着你和喜欢冷清/从来未明未明自己/问此刻为何为何特别挂念/若那恋爱的记忆全无臭无味/怎会有方法令我遗憾/继续想起”
——王杰《又爱孤独又爱你》

用王杰这首沧桑的歌曲来开头,可能会让人觉得莫名其妙,但不妨碍我们对金庸的第一部小说来个说明性的印象。这不是一个男人和两个女人的故事,也不是两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的故事。同样的,也不是一群草莽英雄的故事。

在今天看来,这部小说引以为傲或者成为败笔的地方都是一个缘故,那就是作者表露了较大的主观情感,在《书》中,对乾隆等处于时代统治者的一面表达了鲜明的态度,表现了个人的好恶。对主人公一派的红花会义士,却极力褒扬,虽不是没有客观的成分,但看到的只是一种微弱的客观。

记得早有人将《书》与古代名著《水浒传》联系起来。只是《书》作为新武侠作品,浪漫色彩更为浓厚,的确可以看出作品有《水浒传》的影子,陈家洛的思想里有宋江那股侠义及书生气,还有那腔赤诚的忠心,只是陈家洛要比宋江进步些而已。但要指出的是,毕竟这二部作品具有很大不同,尽管《书》比不了《水浒传》,可他的题材是很好的。如果金庸放在十年后来写《书》,或许会成为《天龙八部》,甚至是金庸小说中最优秀最有意义的一部小说。

陈家洛的兄长乾隆是红花会企图仰仗的“盟友”,偏偏陈家洛对一个对他一往情深的女人的感情问题陷入到这样的国家问题中来。最后回族反清斗争的失败,乾隆借香香公主要挟陈家洛,以及香香公主的死,充满了不少的悲剧气质。我们只能说现实的力量是残酷的,兆惠大军的黑水河之围是金庸唯一引用的历史战役,这场战役最终是兆惠获胜。但是,金庸主要描写的人物性格,在引起人们道德认识的传染,他们是失败的一方,但道义上是胜利的一方,所以,人心的天平是倒向了红花会。反清复明在乾隆时期已经不是初衷,而是江湖道义,他们代表了江湖上最有影响的一群势力。也是对朝廷统治造成威胁的所在。

其实《书》最后乾隆皇帝的倒戈,是写的最好的虚构情节。皇太后用清廷祖制制服乾隆,不得不选择作一个满洲人。但是内心里乾隆复杂的的是权力、富贵、爱情和荣辱的争斗,帝王之家也有一种逼迫。

陈家洛对香香公主的感情也不能让我们觉得有多真实。在很多地方都太欠笔墨。陈家洛作为男一号,本身不像侠肝义胆的文泰来,也不想足智多谋的徐天宏,甚至不如好武而潇洒的无尘道长那样个性鲜明,这对一部长篇来说是致命的缺点。尽管我们知道他是主人公,但如果用一句他很像宋江来说明陈家洛的话,只能是一种失败。

其实很多细节表明他是一个孤独的人,他很受他的师父天池怪客袁士霄感染。学武五年,对乾隆的感情和对霍青桐的又敬又怜,他和师父一样是个深情的人但同时最终是一个要为一些江湖大事而放弃很多的人。落在陈家洛身上的就是红花会的宗旨“反清复明”。新版《书》里,金庸加入的结局一章其实有些莫名其妙,讲述很多《可兰经》的善与恶之类的理解,我们会发觉,金庸已经不太会写武侠小说了。这时的陈家洛,武功是极其潇洒的“庖丁解牛”神功,但心境却苦闷而彷徨;书剑的主题是和霍青桐有关,但结果陈家洛为香香公主皈依回教;如果硬要说这就是矛盾的体现,那也无妨,陈家洛在《飞狐外传》还是一个单身,这是事实吧,而且他还是很爱香香公主。

小说本身写香香公主的死,很有动人之处,在理解上,自杀是不能得到灵魂升华的,但香香公主选择自杀通知红花会不能赴宴,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为了陈家洛。陈家洛之前有多爱香香公主并不明确,除了在沙漠里为她唱了一首五音不全的歌之外,似乎没有更多的体现。但在她死了以后,可以明确陈家洛心里不会再有别的人,因为道义不会允许这就是矛盾的力量。陈家洛作为主人公的是影响力,完全是因为香香公主或者霍青桐的事件衬托出来的。在书中占去很大笔墨的营救文泰来,前面有余鱼同的奋不顾身,后有徐天宏的计策,陈家洛没有多少贡献,不是吗?

矛盾,一种技巧,一种安慰,金庸也不例外。

-=||=-收藏
赞(0) 点击进入首页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
文章名称:《我看金庸随笔之《书剑恩仇录》》
文章链接:http://www.jycg.net/10577.html
本站资源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

阁下请出招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