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卯月 金庸FM
镖局和镖师,可以说是武侠小说里不可或缺的要素,在金庸作品里也时常出现。
武侠作品里的镖师们往往以身怀武艺、走南闯北的形象出现。
正如民间歌谣流传的那样,“走镖者,英雄也。白龙马,梨花枪,走遍天下是家乡……吃的山珍海味,穿的绫罗绸缎,行走跨骑骏马,腰中紧别镖旗。到处要喊,怕人不知……”
在很多人心里镖局行业作为江湖的一种象征,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文化符号。
但在这之外,现实的镖局行业又是什么样的呢?
首先先从起源谈起,一般认为,镖局行业大致出现于清朝康熙、雍正年间,在一些官方文件中,对镖局行业的状况有更详细的描述。
从这些记载来看,此时镖局行业已经有了明显的特点:保护雇主的人身财产安全,镖师身怀武艺并携带武器、走镖时使用特定的标志等。
“查西北各省,凡富商大贾前赴东南置买绸缎布匹等项,俱曩挟重赀,动辄数万金,骑驮数十头,合队行走。有等膂力过人、身娴武艺之徒,受雇护送,带有鸟枪、弓箭,名曰保镖,所以防草窃、杜剽掠也……若辈出店入店插旗放枪,形同长官”。
镖局业务的核心自然是走镖,即为商人们武装押运物资到目的地,其实有点像今天的物流行业。
但镖师吃的是以生命做碗底的饭,危险是在所难免的。因此镖师一般都有自己的组织,以求抱团取暖。
几个关系相近的习武者合伙保镖,往往会形成镖局;而以亲戚邻居为基础的,则会发展成为镖户。
大镖局一般都会有一个响亮的镖号,这在金庸作品里也有体现,例如《书剑恩仇录》里镇远镖局的“我武维扬”、《鸳鸯刀》里威信镖局的“威武信义”、《笑傲江湖》里福威镖局的“福威平安”等。
开头歌谣中提到的:“到处要喊,怕人不知”,里面喊的,就是这个镖号。
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起震慑作用,故意早早让黑道听到镖号,告诉他们有镖师在。
一些“识相”的强盗知道镖局的“大名”,也就不会行劫了。
“初时尚有绿林大盗打他所保重镖的主意,但在林远图剑、掌、箭三绝技之下,不是性命不保,便是残肢重伤。此后自福建出仙霞岭到杭州府,经江苏、山东、河北而至关东,沿海六省之中,镖车上只须插上“福威镖局”四字镖旗,趟子手只须喊出“福威平安”四字镖号,不论是多么厉害的黑道英雄,正眼儿也不敢向镖车瞧上一瞧。”
——《笑傲江湖》
另一方面,镖号也是在表明自己的身份。
实际上,久闯江湖的镖师一般都会结交许多绿林朋友,讲究江湖礼仪,一身江湖义气。这样一来,在走镖的过程中,也能避免很多麻烦。
就比如当时有记载这样一个故事:
京师八大镖局之一的万盛镖局,有一天招揽了一个武功高手王遂,初次走镖前,镖头王丁泰嘱咐他把镖旗插在镖车上,好让道上的绿林朋友知道后好行个方便。
王遂却自恃武功高强,没有按镖头的话做,结果半路上引来十余个江湖好汉飞马追杀。
在激战中王遂左肩中箭,方才想起镖头的话,取出镖旗在手。
追赶的人一看,赶忙下马,连说:“误会了,误会了,你为什么不打镖旗呢?”
最后他们不但不劫镖,而且还一路把镖车护送到了济南。
此外,镖师们走镖时还讲究“三不离”:
一是说“神枪不离神拳”,即便有枪在手也要注重传统的武艺;
二是叫“身不离衣”,镖师在镖路上一年四季都是和衣而卧,一旦有情况,绝没有起身穿衣的时间;
三是指“车马不离院”,镖师住店后,有专人值更看管车马,店外无论发生了什么事,镖师们均不闻不问,怕中了“调虎离山”之计。
在《鸳鸯刀》中也有这样的情节,可见镖师们在外行走之时有多谨慎。
“对面房中窗格上显出两个黑影,一男一女,每人各执一柄单刀,纵横挥霍,拼命砍杀。这么一打,客店中登时大乱。只听得周总镖头喝道:“大伙儿别出去,各人戒备,守住镖车,小心歹人的调虎离山之计。”萧中慧一听,心想:“这么不要性命拼斗,那里是调虎离山的假打?只可惜他不出来瞧瞧,否则倒真是盗刀的良机。”
——《鸳鸯刀》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后,镖局行业逐渐衰落,北京地区的八大镖局也相继关张。
细究原因有很多,如军阀混战,镖局难以保证安全;现代交通工具的出现;现代警察制度的萌芽等,这些都使得镖局行业逐步落后于时代发展,最终被淘汰。
但无论如何,镖局行业,作为人们想象中“江湖”的一种象征,在武侠作品里依然保有它的生命力。
最新评论
其实不止,金庸写神雕,金轮法王的龙象功是很厉害的武功,之后梁书冰河洗剑录的大BOSS宝象法师就会龙象功,结果被金世遗秒了,然后宝象在连城诀里就成了丑角淫僧
写得真好,堪称杨过和金庸的知己。
说的太到位了。
小龙女这不算移情别恋吧
……无语
每个人物都在成长,影响人物人生的因素很多,真希望芷若有很多贵人帮助,有心想事成的沃土!
暗器还有金蛇锥
陈一直是爱霍青桐的 他心底明白,否则也不会陪香香游长城时承认喜欢霍 他对霍是命中注定的 潜意识里只要遇到霍的事情他总是第一个想到怎么帮她 虽然两个从不互相坦白心意,但默契无处不在 金写他们之间互动动人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