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茶馆是一个非营利网站,文章均来源于投稿及网络搜集,服务于广大金庸小说迷。旨在做一个有温度的茶馆。

韦小宝的说谎技巧与小说写作

文/生活的美好

这几日,闲来无事,重读了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鹿鼎记》,韦小宝跳脱惫懒的样子固然又重现眼前,但因为心中另有所想,竟读出许多小说之外的意趣,算是一种另类的收获。

小说中韦小宝多爱撒谎,而且不断地在实践中升华撒谎的经验。无不是以下两条:

在细节处不厌其烦,而且十足真金,但大关节处只加一两句假话,意思却截然不同。

在以前撒谎时露下的破绽,以后有机会要补补这个露洞。

把这两条和金庸先生写小说结合起来,倒极似两条金庸先生现身说法如何写小说的妙诀。小说本身就是虚构的,说得直白一点,就是编一个大大的谎话给读者,但是还得让读者不认为这是谎话,这便用得着韦小宝说谎的技巧了。且看金庸先生是如何利用韦小宝的这两条秘诀打造一个武侠世界的。

第一,在细节处不厌其烦。以《鹿鼎记》为例,在韦小宝这个虚构人物上,作者可谓不厌其烦,其出身卑微也不惜大谈特谈,诸多细节让人觉得这个无赖惫懒的人物似乎就在眼前。其中穿插康熙时事,也是大多有历史依据,比如杀鳌拜、除三藩、定台湾、与罗刹交战而且签定条约,历史上也实有其事。而且细节处亦是不厌其烦之至,比如康熙以库布擒鳌拜,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包括施琅、孙思克、张勇等大将亦是实有其人,不过在大关节处,却又妙插一笔,所有的功劳和历史事件便轻巧地与小说主人公韦小宝大人有了大关连。比如康熙杀鳌拜一节,在紧要处加了韦小宝撒香灰、下刀子的谎话,一场大功劳便隐然是韦小宝的了;定三藩一事,于紧要处加韦小宝云南赐婚一节,胡闹之中,册反吴三桂又是一件大功;几员大将本与韦小宝这个虚构人物毫无关连,便生插入一个天大的谎言:这几员大将皆得韦小宝举荐,所以日后各人建功,康熙便来升韦小宝的功:举荐大将得力……

其二,以前撒谎留下的破绽,有机会是一定要补起来的。哪怕是用谎话补谎话的破绽,也不容易看穿。这条说谎的经验用之于小说,那便是照应。金庸小说处处照应,那自然不在话下,有时照应甚至不局限于本书,比如韦小宝三宝之一的化尸粉,却言说得自于宋时怪侠欧阳锋,不过欧阳锋本身就是假的,一到此处便经不起推敲,不过有此一照应,倒仿佛欧阳锋是真有其人,而韦小宝也是实有其事了。金庸小说与照应一节,太过细心,可谓无笔不照应,此处也不必一一举例了。

鹿鼎记》中韦小宝是靠一个接一个的谎话生存下去的,而且作者借韦小宝之口总结的说谎经验,其实就是金庸先生写小说的经验。其实任谁都知道,《鹿鼎记》本身就是一个天大的谎,然后推广开去,又有哪一篇小说不是谎话呢?不过,作书之人亦深得说谎之道,便俨然有正史的味道,而且还能借机嘲讽一下所谓正统的历史。所以小说中不无这样的调侃:韦小宝助罗刹摄政女王登基,作者煞有介事地说:“俄罗斯火枪手作乱,伊凡、彼得大小沙皇并立,苏菲亚为女摄政王等事,确为史实。但韦小宝其人参与此事,则俄人以此事不雅,有辱国体,史书中并无记载。其时中国史官以未曾目睹,且蛮方异域之怪事,耳食传闻,不宜录之于中华正史,以致此事湮没。”又后来大败罗刹国,签订尼布楚条约,此事也是有的,不过关键处加了韦大人的捣乱,作者又来调侃道:条约上韦小宝之签字怪不可辨,后世史家只识得索额图和费要多罗、而考古学家如郭沫若之流仅识甲骨文字,不识尼布楚条约上所签之“小”字,致令韦小宝大名湮没。后世史籍皆称签尼布楚条约者为索额图及费要多罗。古往今来,知世上曾有韦小宝其人者,惟“鹿鼎记”之读者而已。本书记叙尼布楚条约之签订及内容,除涉及韦小宝者系补充史书之遗漏之外,其余皆根据历史记载。作者写来既煞有介事,倒似我等不识庐山真面的样子。这等说谎的本事,韦小宝也是有的,常常一大篇谎话下来,真话倒成了经不起推敲的谎话。所以,金庸小说用小说家的谎话创造了多项“真实”,比如“少林寺七十二绝技”,比如“降龙十八掌”……这些本来都是小说家言,因为实在是这谎圆得太无破绽,便没人信什么真话了。所以人们到少林寺去,多有为“七十二绝技”去的,仿佛这方是历史的真实。所以,金庸先生是借韦小宝之口道出了小说家作小说的秘诀,其实说白了就一句话:写小说就是如何把假的事情说得跟真的一样。这本是韦小宝的拿手绝技,所以,欲学金庸写作技法之人,《鹿鼎记》一书不可不细读。

-=||=-收藏
赞(1) 点击进入首页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
文章名称:《韦小宝的说谎技巧与小说写作》
文章链接:http://www.jycg.net/10670.html
本站资源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

阁下请出招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