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茶馆是一个非营利网站,文章均来源于投稿及网络搜集,服务于广大金庸小说迷。旨在做一个有温度的茶馆。

金庸笔下行走江湖面子很重要

文/杜文子

中国是一个讲情面的国家。

《天龙八部》中,有这么一段描写:进得大厅,只见厅上黑压压的坐满了人。鲍千灵有认得的,有不相识的,一进厅中,四面八方都是人声,多半说:“鲍老板,发财啊。”“老鲍,这几天生意不坏啊。”鲍千灵连连拱手,和各路英雄招呼。他可真还不敢大意,这些江湖英雄慷慨豪迈的固多,气重狭窄的可也着实不少,一个不小心向谁少点了一下头,没笑上一笑答礼,说不定无意中便得罪了人,因此而惹上无穷后患,甚至酿成杀身之祸,那也不是奇事。

由此可见,“面子”的重要性。顾名思义,“面子”是表面的东西而不是内在的东西,因此是摆给别人看的。一般做人的道理就是要学会不待对方开口,而是从察言观色去领会对方的意图,下级对上司固然是看面色行事,对有头有脸有字号的人物就更需要给他“面子”,不然,万一有不周全之处,真有可能会惹上麻烦。

中国人是通过“有心”的方式来给对方面子,如果撕下脸来,就意味着结了梁子,自然也就不必再看对方嘴脸。在交际过程中,如果是自己单方面做的不对,即对不起对方,也就会没有“面目”见对方,进而产生出愧疚心理。

中国人的“做人”,总是要摆出处处以对方为重的姿态,也就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只有这样,才会觉得面上有光,也认为只有这样才会取得对方的好感,在“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原则下,就会有了在比赛中故意输给对方的现象发生。

《碧血剑》中,袁承志就是个要面子的人。

袁承志见他说的爽快,自觉适才辱人过重,不留余地,好生过意不去,说道:“闵二爷,你虽败在我手下,其实我功夫跟你和洞玄道长差得很远,请两位不要介意,晚辈适才无礼,大是不该,谨向两位谢过。”说着向二人一躬到地,接着把剑还给二人。众人见了,均想:这黑脸少年武功奇高,又谦逊知礼,给人脸面,只是自谦功夫不如人家,却是谁也不信。

即使别人不信,即使打赢了,该谦虚的还是要谦虚,这是个做人态度问题,只有给足了别人面子,让别人下得台来,才能不遭嫉恨,才能有一个良好的形象。

给人面子对自己的前途也会有帮助。

丁游和袁承志过招。丁游用手袭击袁承志,丁游自己的手臂却格的一声,差点脱臼,丁游急忙放手,见袁承志却毫无所觉,便知道袁承志武功比自己高上很多,若乘势反击,自己早就给丢下了山谷,但袁承志顾全自己的面子,不让别人瞧出来自己的囧相。丁游不禁生出感激之意,大力支持袁承志做武林盟主。

《飞狐外传》中,胡斐与一个老者过招,胡斐擒住了老者的右臂。那老者大惊,运功一挣没能挣脱,便知自己的右臂非断不可,心中一阵害怕,而胡斐则突然松开手跳开,脚步一个踉跄,说道:“老爷子掌力雄浑,佩服,佩服。”那老者心里明白,对方不仅饶了自己的手臂,还有意踉跄一下,装得打成平手,使自己不致在众兄弟面前失了面子,保全自己的令名。在老者看来,这是很深的恩德,让他感激不尽。于是携了胡斐的手,笑着赞其英雄了得。

打架本是一种暴力的体现,但仍不忘注意面子的重要性,而正是给了对方面子,打架之仇才可被放弃。

同样,在交际场合,即使是装模作样的故作谦逊,也极有必要。

《鹿鼎记》中,马超兴摆下宴席,请陈近南坐首席,吴六奇坐了次席,要韦小宝坐第三席时,韦小宝说:“林大哥攻破台湾,立下大功,兄弟我就是站着陪他喝酒,也心甘情愿,这样的英雄好汉,我怎敢坐他上首。”说完拉着林兴坐了第三席。林兴大喜,心想这小伙子年纪虽小,可着实够朋友。

韦小宝能够成功,“讲义气,够朋友”的行为起了不小的作用。金庸说他“韦小宝自幼在市井厮混,市井中流氓无赖尽管偷抢拐骗,什么不要脸的事都干,但与人争竞,总要留下三分余地,给人留几分面子。”

相反,若是不顾及别人的“脸面”,直言快语,就会得罪别人,以致为自己招来后患无穷。

《雪山飞狐》中,苗人凤曾折断田归农的弹弓,并对其当众辱骂,丝毫不给他脸面。而争强好胜的田归农难免记恨在心,找机会报复。因此,后来胡一刀被毒死,苗人凤妻子南兰被田归农勾引走,苗人凤屡次险些丧命,除了出自田归农对藏宝图的贪欲之外,其对苗人凤的仇恨也是田归农成为恶人的重要原因。

金庸小说,对国人性格的刻画极其精彩,出于生活,高于生活。

-=||=-收藏
赞(0) 点击进入首页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
文章名称:《金庸笔下行走江湖面子很重要》
文章链接:http://www.jycg.net/10652.html
本站资源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

阁下请出招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