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茶馆是一个非营利网站,文章均来源于投稿及网络搜集,服务于广大金庸小说迷。旨在做一个有温度的茶馆。

金庸小说两宋江湖武学高手点将录第九位:萧峰

文/月隐寒霜  公众号:怜幽居

金庸小说《天龙八部》中对萧峰的描写特别突出,金庸意在以萧峰来表达血统与自我归属的矛盾性,这与《杨家将》中,描写杨四郎被俘辽国,身在辽国心在大宋的心理有着相似之处,金庸在以这种矛盾感,来说明民族与国家、政权之间的关系,以及个人在这乱世中如何找寻自己的位置。萧峰不是一个善于总结自己的人,他对别人从来都是宽容与保护,对自己则充满苛刻与否定。

我曾参究关于小说中萧峰的自杀问题,从前我也曾解释过萧峰在面对重大事件之时的表现,充满矛盾感以及巨大的压力。萧峰这个人极其重视情义,又对情义的主张放在自己生命的第一位,萧峰的道义感其实就是生命的归属感,他的道义之论是解决许多事件的唯一规则,从道义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他常用的方法。不单单是体现萧峰个性阐发的实质问题,而且萧峰作为丐帮帮主,把帮规看得也是最重,丐帮是松散的社会型组织,并不是严格的宗门,帮众弟子未必皆学习丐帮传承的武学心法,有些人可能身兼别派宗门弟子的身份。

尽管丐帮不是严格的宗派,他却有约定俗成的条规。丐帮的帮规有颇重的道义思想,尽管他非具体化,有一定的模糊性,但却有鲜明的道义性观念,这可能是丐帮形成时经过合议的结果。也就是说,丐帮在成立之时,是多人协议之后,以道义规则来成立合作组织,丐帮实际上是一种协约性的组织。正统门派都有详细的门派规则,细致到一言一行,丐帮则不是这样,有一定的非正规性,正是这样的模糊性,具体事件处理起来就难免要发生矛盾,所以长老投票制度就是解决问题的一个方法。在林中丐帮大会上,萧峰也是替丐帮兄弟认罪,身上插上尖刀,丐帮中人均拜服萧峰行为,就是这样的情况下,萧峰依然为犯有罪过的兄弟赎罪,萧峰在以道义上的情分来保护帮中兄弟,这在别人看来,符合帮中规条。这样的规则,除丐帮之外,还不见存在。所以道义性,是其根基所在。萧峰在这样的丐帮条规下生活,有其必然性地符合他的道义感。他的道义感有丐帮中养成的处事习惯,萧峰也需要这种处事方法获得长老层支持。

萧峰的丐帮帮主职位不是继承下来的,是自己用生命换来的,萧峰在被汪剑通立为帮主之前,要为丐帮解决三大难题以及七大功劳。到底是什么难题以及功劳,小说没有说。以当时萧峰在丐帮所处地位看,萧峰在最后能因此产生那样大的矛盾心理,我想这三大难题,必然涉及契丹国。三十年前雁门关血案之前,契丹与大宋关系还未紧张。正是由于慕容博之计,令玄慈带领汪剑通等人在雁门关设伏,导致大辽属珊军教头萧远山一家骨肉分离。萧远山是耶律洪基身边重臣,耶律洪基必然以此事来报复,因此契丹人小规模乔装入侵大宋应该是常有之事。

比如丐帮宋长老在十五年前见契丹军入侵雁门关,宋长老星夜飞骑报知宋军,宋长老累得身受内伤,口吐鲜血,幸而大宋军队有防备,才不让契丹军得逞。小说描述委婉,实则是宋长老远赴契丹刺探军情,遭到契丹高手追击,寡不敌众这才遭受重伤。可见丐帮也是随时潜伏在契丹军中,为大宋获取情报。丐帮经常充当大宋与其他国家间的情报系统,实际上大宋官方从未对丐帮的行为作过表彰。

对契丹军长期刺探与骚扰,必然引起契丹国的反击,又比如丐帮前任帮助汪剑通也曾被契丹五大高手设伏擒拿囚于祁连山黑风洞中,逼迫丐帮从此归顺契丹军。正是这样你进我退,你退我进的过程,增加了双方江湖之间斗争关系进一步扩大化。也因此,在这三十年后,契丹军多次暗地入侵大宋,也潜伏刺探大宋军情。我在说点将录中萧远山之时,也曾说明,萧远山在三十年前雁门关血案之后,必然会禀报辽国皇帝耶律洪基进行防范。这些契丹高手必然曾是萧远山部下。而在泰山大会上,丐帮遇到九大高手围攻,这九大高手想必就是萧远山派下来找丐帮麻烦的人。萧峰力克这九大高手,直接的后果就是在大会上的所有人都因为萧峰这一战,使得丐帮威震天下,汪剑通因此把帮主之位传给萧峰。所以说,如果没有这九大高手与萧峰一战,萧峰依然还是受汪剑通怀疑。这九大高手,显然就是萧远山布下的局,帮助萧峰拿到帮主之位。

正是萧峰为丐帮做下那么多重大的事,得到帮中兄弟的敬仰,才会被推举成丐帮帮主,无论这其中环节是否有许多阴谋,与萧峰出生入死的兄弟,产生的情义最是珍重,这让萧峰一直放在心中,这期间萧峰一直是道义主义的化身,其性格中的豪爽一面也为泰山大会上许多与会者印象深刻,萧峰的名声是泰山大会上所创立。直到聚贤庄之前,萧峰也从来把丐帮兄弟情义放在首位。聚贤庄之战,萧峰杀人有不得已的理由,萧峰杀人只是从道义上决绝,在道义上一刀两断,他信守承诺,与兄弟恩断义绝,还原到他最朴素和直接的情感上,没有正义来判定的时候,道义上的力量则给他支持,道义上的允诺是他行事的方法。作为江湖人物,所谓正义本来就具有两面性,所以符合道义感,就是他解决问题的主要方式,这也是他后来产生矛盾的根源。

萧峰对辽国皇帝耶律洪基一方面是结义兄弟,另一方面是君臣,萧峰任职大辽南院大王,属于皇帝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萧峰不知父亲萧远山与耶律洪基关系何等深厚,萧远山也曾是皇帝身边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萧峰年纪尚浅,没有经历萧远山从死亡复活的过程,萧远山深谋远虑,给契丹定下了数十年间的计策。萧峰自然从心底里还未有叛逆之心,耶律洪基也算是一个重视情义的皇帝,是真当萧峰为兄弟。萧峰与段誉、虚竹劫持耶律洪基,是不得已而为之,有道义上的理由。萧峰不愿意辽国侵犯大宋,也不愿意大宋与辽国兵戈相见,萧峰与慕容复的故事情节类似,慕容复是兴复大燕国明面上的行事者,慕容博是暗地里的执行者,慕容复不知慕容博在暗地里执行。萧峰也从未知晓父亲的活动,萧峰一直受萧远山摆布。萧峰在大宋生活成长多年,这里有深厚的感情。但是对于劫持耶律洪基,他自然有愧疚之心。站在契丹与大宋之间,他无法通过道义问题来解决这一问题。

小说叙述二人临别,耶律洪基回头一言。耶律洪基并没有讽刺萧峰,那句话只是耶律洪基对自己俘虏的不甘心,但是萧峰最过意不去的便也是这样的气话,萧峰血统上作为辽国人,在大宋人面前劫持辽国皇帝,这算是背叛自己的国家,这在道义上是最让人不齿的,也是萧峰最过不去的一道坎,他的自杀正是证明自己是道义上的矛盾体,他平生最重道义,但双方都互为道义之时,他便难以取舍。这样一来,萧峰性格中即粗犷又巨细的情绪油然而出,正是他性格中不能过渡的两种极端,让他难以通过道义情绪的惩罚。萧峰的性格与萧远山一样,不同的是萧远山自杀后活着回到人间,金庸给萧远山血债血还复仇的机会,萧峰则成为萧远山复仇道路中的牺牲品。

萧峰的丐帮帮主之位,细分起来是萧远山一步步血债血偿之计谋成功的杰作。萧峰的成长历程,每一个环节都没有缺少萧远山的帮扶,萧峰在乔三槐家成长之时,萧远山尽已知晓,萧峰从玄苦学习武功,萧远山也尽在掌握之中,直到汪剑通把十六岁的萧峰收为弟子,萧远山也知道,萧远山不停派遣契丹高手与丐帮大战,这是要帮扶萧峰在丐帮中迅速站稳脚跟,汪剑通是萧峰能否获得帮助之位的重要环节,泰山大会上派遣九大高手与萧峰大战,则是为给萧峰的名声带来更大的效应,在那之后北乔峰的名声才在北方江湖传播,这都是萧远山设定的大局,萧远山的本意之一是要萧峰杀死汪剑通等,汪剑通在萧峰二十五岁之后病逝。

玄苦大师是萧峰传艺老师,玄苦的武学修为并不高,在众玄中也仅为中游偏下。萧峰七岁学习少林派武学,萧峰不是少林派传人,玄苦教他的武学并不精深。小说中的少林派武学较难修炼,武学修为高者也不过兼通几项绝学。虚竹在少林派从小长大,也不过罗汉拳、韦陀掌有些成就,其少林内力更不成样子。萧峰并未剃度为僧人,少林派当然不可能把少林寺中最精深的武学都传给萧峰。所以玄苦虽然教萧峰习武,却并未把更精深的武学教给玄苦。诸玄的悟性以及功力已经很深,也都是在中年以后才开始修为增进。

从小说中初始修习武学的高手来看,逍遥派一系平均年龄均为六七岁,鸠摩智也是幼年习武。以这些按部就班修炼高级心法的高手来看,都是四十岁以后才真正修为增强。全书中除虚竹、段誉、游坦之因为奇遇增强内力从而修为大涨,同年龄层者只有慕容复是按部就班修炼,功力弱于众人,萧峰则是例外。以玄苦的功力而言,与诸玄应该差不了太多,但更不可能高于玄慈、玄悲等人。他又不能拿出少林派《易筋经》来教萧峰,萧峰怎么可能一日千里?就算是天纵奇才,也不能超越书中整体的武学体系的逻辑。

汪剑通传授萧峰降龙二十八掌,汪剑通的武学修为在江湖上堪称一流高手,也在萧远山手下走不了数合。汪剑通在雁门关之战之后,有在契丹高手之下惨痛的败绩。在泰山大会上,也不敢与九大强敌比试。降龙二十八掌与其配套内功是当世第一等武学,然而萧峰是否能因为天分原因获得这样强大的威力?萧峰修炼武学时间很少。在乔家的时候,尚能有时间与玄苦苦练少林派掌法。但在丐帮中,每日要与丐帮帮众集体出去讨饭和作其他帮中之事,萧峰根本没有时间修炼武学。即使降龙掌法可以迅速增长内力,也很难在成就上更为突出。

所以,萧峰武学的天成论,很难令人信服。萧远山的武学是幼年苦练十余年才卓有成就,老师是一代奇人。萧峰就是再武学精深,天分超人,也不过是稍稍招式精炼,内力有所进展,应该与所有人一样,少年时期勤学苦练,三十余岁武学大成,基本上三十多岁修为已经达到一定水平者与玄慈接掌少林派时近似,达到萧远山之功力者绝少。萧峰则出现了意外情形,在三十岁上的成就远超萧远山三十岁上的功力,这显然出现了问题。

很显然,萧峰在丐帮接任帮主这几年,重新修炼过其他武学,萧峰必然另有奇遇,这几年的特殊修炼是其中关键,才能让萧峰在一流高手境界中,提升到超一流高手的境界。《天龙八部》超一流高手之间,内力是其衡量修为的标准之重点。小说中逍遥派三老以及鸠摩智、游坦之、虚竹、段誉无不经过提升内力,再加上招数精妙,得到了超一流修为。萧峰仅凭个人实力,十六岁之前基础修炼得又可能是少林派一般内功,虽然十六岁之后学习过降龙二十八掌,但他的内力显然不足,相当于慕容复没有高级内功来修炼参合指。萧峰的降龙二十八掌是十六岁以后,甚至可能是接替帮主之位之后才开始修炼,即使在任帮主之前就修炼,那也已经是至少十八九岁,其内力精进状况是否如此之快,达到远超一流高手或五十余岁的少林玄字辈地步?恐怕不能。

这其中产生了诸多逻辑问题,单单以天分问题来谈萧峰,是不确切的。尽管书中并未表示萧峰有过奇遇,但是很显然,萧峰在丐帮中这些年生活,平日没有充分时间来修炼武学,他可能在二十岁左右才开始修炼降龙二十八掌。原则上他与虚竹修炼少林派武学的时间一样,若是不拿虚竹来比较,以玄慈等人来比较,萧峰也不符合这样的逻辑。因为萧峰少年时期的武学对内力本身提升进展不大,玄苦教萧峰的少林派武学如果是七十二绝技之一,那也是进展较缓慢的绝学。何况萧峰不是少林派弟子,玄苦可能并未传他高级一些的少林派心法,也许还不如虚竹学习的少林派心法。

萧峰在担任帮主的数年中,或有一位新老师教他武学,萧峰的武学进展就是在这几年当中发生。萧峰从这人手中学习了江湖失传已久的擒龙功,这一点上慕容家的人都从萧峰的手势上看了出来,王语嫣也进入沉思。萧峰从来不显露擒龙功这样的武学,这必然是因为萧峰不愿意透露自己这位师傅的底细,好比说萧远山不愿意说自己的南朝师傅是什么人一样,萧峰与自己的师傅也有过约定,他较少使用自己师傅的武学,也是不愿意再透露他的身份,这与萧峰脱离丐帮之后,永远不用打狗棒法是一个道理。

萧峰在《天龙八部》中武学修为依然处在上升期,其内力修为也是出场一次增进一次,这符合他修炼过一些增长内力的武学的实际进程。小说中有此现象的人包括鸠摩智以及游坦之,鸠摩智修炼小无相功数月就功力大涨,游坦之也是修炼神足功数月之后功力大增。多数人认为,萧峰内力的增长与数月间接连遭遇大战有关,但逻辑上应该明白,不论怎么激战,内力是精修的结果,是表述一项武学究竟是不是天下第一等功夫的原因。如果萧峰的内力增长如此迅速,则必然不是普通少林派内力以及降龙二十八掌配套内力之功,这些都有其上限和下限比较。普通少林派内力自然不能超过一般玄字辈修炼的高级内功,而降龙二十八掌的内力,就是超过汪剑通内力,也不可能在刚学习掌法之后,就超过汪剑通数十年修为,这不符合逻辑,郭靖超过洪七公用了数十年时间,经验可以增长,内力因素则是一个硬性指标。

所以从逻辑上看,在《天龙八部》正线时间的前几年,萧峰可能遇到了一位师傅,师傅传授他增进内功的心法,此心法让他可以循序渐进之下增进内力,同时又教给他擒龙功等一些失传武功,他当时已经是丐帮帮主,师傅自然不勉强他用师傅的武学。所以,萧峰内力虽然一直在增长,擒龙功却极少用,因为擒龙功对内力要求也极高,他内力只有达到一定境界之后,才能用擒龙功来对敌。另外,就是如游坦之一样,捡过秘籍,或如段誉一样进过秘洞,同时修炼来获得修为。

在小说中萧峰的修为是直线精进,从未有过低潮,如果是通过修炼高级武学达成这一效果,则无可厚非。偏偏萧峰在小说正面描写所学,打基础的是少林派一般武学,这就不大符合逻辑。所以,我认为萧峰有过奇遇获得精进修为的方法,才会让其内力在正线时间中稳步增长,越是到后来增进越快,显然是修炼有高级武学的实际效果。小说中,没有奇遇便修炼出超级修为的人,从来不存在。

萧峰处于武学上升期,他的潜力非常大,可惜死得突然,便没有对未来的期望。他的死让他的修为判断突然画上句号,他也就不能成为两宋江湖中最顶级高手的行列。如果萧峰不死于雁门关前,则有机会迈入最顶级高手的前列,与虚竹等照耀千古。

可如果萧峰真的不死呢?

-=||=-收藏
赞(4) 点击进入首页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
文章名称:《金庸小说两宋江湖武学高手点将录第九位:萧峰》
文章链接:http://www.jycg.net/10406.html
本站资源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

阁下请出招 2

  1. #1

    不如叫金庸买版权给你来写吧。

    匿名4年前 (2020-07-22)回复
  2. #2

    人和人天赋的确有差异的,乔峰就是顶尖天赋,练习一年内功顶得上别的高手3年也不是不行啊

    匿名3年前 (2021-08-15)回复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