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茶馆是一个非营利网站,文章均来源于投稿及网络搜集,服务于广大金庸小说迷。旨在做一个有温度的茶馆。

为什么读金庸的六神磊磊会成功?

文/罗春伟

前天,我写了一篇小文章,名字叫《廖君遭到舆论炮轰,新华社有责任做出回应》。主要观点是:自媒体们写了那么多文章,360度换着花样,痛斥廖君,阅读量还那么高,我觉得不是很公允,毕竟她从事的是职务行为,虽有种种问题,但也不至于将她置于死地。
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本着为廖君说一点话的出发点,写了这篇文章,希望新华社湖北分社,可以出来解释一下。尽管廖君去领那个“巾帼奋斗奖”,确实有点不太合适,毕竟事后证明,前期发的那三篇稿子,确实是裹了大乱。
但,一是,我们不能从上帝视角,回过头来看问题;二是,毕竟三篇都是经过社里的严苛审核才发出来的;三是,最受人诟病的“巾帼奋斗奖”,应该也是社里申报的,社里那么高的理论水平和舆论观察能力,都没有预料到这个问题会炸。廖君没有想到,也未必不可以理解。
于法于理,新华社(湖北分社)应该为自己的员工说句话,分担一点压力,不然,未免过于刻薄寡恩。
那篇文章,写的还是比较谨慎的,试录两段:

于情,廖君作为新华社的一名工作了20年的资深员工,一定为本单位的工作付出了艰苦的劳动,相信在此之前,也一定立过功劳,赢得过荣誉,否则也不会晋升为一个部门的领导。在她面对如此巨大舆论压力面前,出于对自己员工的保护也好,或者,出于对本单位声誉的维护也罢,新华社有必要发出自己的声音。作为国社,它不仅应该是权威声音、真实声音的代表,从社会角度而言,也应该成为保护员工不受伤害的典范。

于法,廖君与新华社是劳动关系。她所作出的采访报道属于职务行为。所谓职务行为是指,记者廖君所采写的新闻报道,不仅代表她个人的意思,而是根据工作单位的要求予以完成,某种意义上代表着供职单位的意思。

一篇新闻报道,都是由新闻单位的个人或者几个人组成的集体完成,但新闻单位可以由此获得利益。比如,获得中国新闻奖的那些报道,都是由供职单位予以申报,而不是以个人名义申报。如果一篇好的新闻报道,单位因此而获得了荣誉,相应的,一篇糟糕的报道所带来的负面评价,自然不能只由个体来承担。

谁能想到,自媒体们各种狠话指责廖君的,都活得好好,而为廖君说一点话的,居然被404了。
这真是:落井下石人从众,雪中送炭谁与共?
因着廖君的遭遇,我不由的想到了,同是新华社同门出身的六神磊磊。
众所周知,磊磊的主业是读金庸。但谁能想到,本名王晓磊的六神磊磊,曾经也是新华社重庆分社的资深时政记者,跟廖君是一个级别的分社,但职位和资历应该没有廖君高,廖君20年,王晓磊8年。
2015年底,王晓磊从新华社重庆分社辞职,结束了八年的记者生涯。辞职前一年,他创办了公众号《六神磊磊读金庸》,如今,这个号,已然是头部大号,篇篇阅读10万+。
为什么会突然想到六神磊磊?大概有以下几个原因吧:

第一,六神磊磊是有底气的。新华社是国家通讯社,国社里的人,但凡能拿起笔的,不说百分百,99%的是精英,66%的是大魔王,个个都是能够写大稿子的。这是什么概念?可以从大家熟悉的音乐角度来打个比方,韩红、龚琳娜、谭晶等等,这些歌手都属于国家队,或者国家队出身,一旦他们下场,基本上等于屠杀,关于这一点,大家可以看《歌手》。
所以,当王晓磊觉得自己需要单干了,他完全可以一走了之。一旦他下了场,99%的自媒体都会黯然失色。不论是跟随着自己的个性,追求自由自在,还是与体制闹别扭,他应该有生活的更好的底气。国社这个平台,所给予的,一定是你随时可以单干的勇气。同样的,从央视辞职出来的那一拨人,同样的生机勃勃。
所以,我不是很理解,作为一名20年的资深记者,居然不顾身份,在通稿或者通讯员的稿子上署自己的名字,然后,为了一个小小的奖,惹出来这么大的舆论争议。
国社的人,更需要爱惜自己的羽毛啊。
第二、六神磊磊是有底线的。在那篇著名的《都说“做个人吧”,那到底怎么做个人?》一文里,王晓磊提了几个底线:1是生命宝贵;2是不要慷他人之慨,3是允许别人去勇敢,4是假如不得不出卖原则,至少可以卖个好价钱?
尤其是第四点,他说:“良心有价,原则有价,灵魂也有价,好吧能理解,但拜托把价标高一点。给你五千万,去把衡山派骂一顿,那你骂就骂吧,回头想办法找补找补,积回点德。可是给你五块钱,去把衡山派骂一顿,那真是超没劲,何处捡不到五块钱啊?
作为第一个写李文亮“造谣”的人,也许当时并没有意识到。但两个月后,事态已然如此鲜明,难道还意识不到吗,然后为了那么一个奖,抛头露面,发表感言。如果时光倒流,我真的希望廖君可以看到六神磊磊的这篇文章,哪里捡不到那五块钱啊。那样,她也不会犯下这么大的错误啊。
第三、六神磊磊是有人性的。最新的一篇《我的傻瓜时代》,叙述了他上大学的时候,一天下午,忽然班主任神情郑重,说,发生了一件大事,有两架民航客机撞击了纽约世贸大厦。大家一片欢呼,集体热烈鼓掌。王晓磊也在里面欢呼鼓掌。
同样的事情,我也遇到过。同样的宣告一件事,同样的欢呼鼓掌。唯一不同的是,当时向我们宣布这件事的老师,也是喜形于色。
这么多年过去了,王晓磊当了一名记者,跑突发事件、自然灾害。开始见到死亡,甚至大批的死亡。他开始明白:死亡到底是什么,明白一个生命的离去,对于那些爱着他,依靠着他的亲人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
他花了很多很多年,经历了许多岁月,读了许多的书,见了许多死亡,才开始学会了第一时间去想:那里面(世贸大厦)的人,该怎么办?
而我们,尽管没有像王晓磊一样,眼睁睁地看到过那么多活生生的死亡。但生活在互联网时代的人,未必不是目睹了或者经历了,各种生离死别。
98年的洪水,淹没了多少人的家园,08年的汶川地震,又有多少人阴阳相隔,而此时此刻,武汉还有多少百姓生计艰难?
或许,不用多久,还会有人接过廖君的接力棒,用宏大的词语,歌颂胜利。没错,我们付出了十几亿人的牺牲,终于胜利了,应该满怀喜悦,齐声歌颂。但如果还稍微有一点点人性的话,我们应该问一问:那里边的人,该怎么办?

 

-=||=-收藏
赞(0)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
文章名称:《为什么读金庸的六神磊磊会成功?》
文章链接:http://www.jycg.net/10163.html
本站资源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

阁下请出招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