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茶馆是一个非营利网站,文章均来源于投稿及网络搜集,服务于广大金庸小说迷。旨在做一个有温度的茶馆。

我看金庸随笔之《袁崇焕评传》

文/和运超

最后弄上这样一篇文字,算是用来对金庸历年作品作一个小小的结束,哦,前提是个人的,不代表大家拉。
要说这篇《袁崇焕评传》,显然已经超出讨论金庸小说的范畴,但是这个时候的金庸才是被大家热捧成武侠大宗师的时候。金庸一直喜爱历史,所以,他之前在小说中没有来得及向大家完整展现的历史认识水平,终于得以在《袁崇焕评传》里展开,秀了一回。

金庸在50年代的《碧血剑》中没有涉及多少袁崇焕的事迹,却又一心想把他作为主角,在小说中自然很感矛盾。于是在70年代修订自己作品的时候,他专门写了一篇《袁崇焕评传》作为补充。
在这篇几万字的传记中,其实很大的内容上的确是在评论,说评传是恰如其分的。金庸从分析历史人物的性格入手,将袁崇焕和崇祯皇帝的性格冲突,视为导致最后悲剧诞生的一大因素,而且是较容易产生矛盾的一种因素,这是金庸研究出来觉得是前人忽视了的一点重要原因。
另一方面,对满清的太宗皇帝皇太极,金庸极力作出一番肯定。之所以他设计“反间计”可以成功,正因为皇太极客观冷静地审时度势,以敏锐的眼光看出对方两大主角为人上的性格弱点,才能一击成功,实非常人所及,金庸觉得这也是前人常常回避的一点。也许这并非符合真正历史家的治学精神,因为金庸写这篇文字微妙的地方仍然在于,他是一个文人气质多过历史家的人,但是重点在于他的表达比较成功,不过这不意味着他的历史观点也成功。
去年在央视比较火爆的清史专家阎崇年认为,晚明朝廷在辽东问题上一是错杀了努尔哈赤的老爸塔克世,导致了后面努尔哈赤对明朝的仇恨,并“七大恨”起兵反明;二就是错杀了督师袁崇焕,导致明朝没有人可以抵抗满清的八旗铁骑,挽救危亡之中的大明王朝。这是一个高度概括的观点。

金庸在分析历史问题上,并没有高屋建瓴的阐述晚明的时代背景,或者说说袁崇焕本人对大明王朝的重要性,为什么他的性格会造成对个人事业和整个国家的致命伤害,他的作为对明清易代这一历史大事件的宏观影响。金庸感兴趣的旨在描绘袁崇焕的个人经历和个性问题,尤其是这一悲剧的无辜感和动人力量。
袁崇焕 (1584~1630)字元素。广西藤县人,祖籍广东东莞。他的出身是一介书生,一生只活了44个年头,最后10年的功业在明清之际可以说重若泰山。他最了不起的事迹就是在明朝已经十分衰弱的时候能够咬紧牙关占据宁远和锦州城,打败日渐兴隆的满清八旗军,并且使以军事天才著称的努尔哈赤功败垂成一命归天。

木匠皇帝明熹宗的天启二年(1622年),明军在广宁被满清打败,13万大军全军覆没,40多座城失守,明朝边关岌岌可危。也就对这个熹宗朱由校,金庸也是一味讽刺,不错,朱由校不是个好皇帝,但他是一个很特别的人,智商一点也不低,甚至是明朝皇帝中很有天才气质的人,这个人并不好学,但却自己弄会了木匠活和土木工程技术,而且工作十分卖力和入迷,用现在的话说叫“敬业”,他甚至独立研发了不少宫廷内的建造工程,制作样式和质量都相当不错。有人说他不是皇帝放在现在一定是一个出色的建筑师,可惜坐在龙椅上。
就在这一年,袁崇焕挺身而出投笔从戎,出镇山海关。四年之后,努尔哈赤率兵13万,攻打孤立无援的小城宁远,却被袁崇焕的一万守军打得大败而归。努尔哈赤纵横天下数十年,第一次尝到了惨败的滋味,还在战斗中被炮火打伤,不久郁郁死去。这是明清(当时是后金)10多年来的长期交战中,明军取得的首次胜利。过了一年,皇太极欲为父报仇,亲率两黄旗两白旗精兵,围攻宁远、锦州,攻城不下,野战不克,损兵折将,连夜溃逃。袁崇焕从此威震辽东,令清兵闻名丧胆。

这样一位军功赫赫的书生英雄,在决战胜利第十日后,因崇祯皇帝听信了两个从清军兵营里逃出来的太监的话,认定袁崇焕是个投靠满清的内奸,把袁崇焕当场抓了起来。并在八个月后处以极刑——凌迟。 所谓凌迟就是一刀一刀从活生生的人身上剐。更为可悲的是:由于京城老百姓都听信了官方的话,都认为袁崇焕是内奸。于是就出现了历史上最为悲惨的一面: “遂于镇抚司绑发西市,寸寸脔割之。割肉一块,京师百姓从刽子手争取生啖之。刽子乱扑,百姓以钱争买其肉,顷刻立尽。开腔出其肠胃,百姓群起抢之,得其一节者,和烧酒生啮,血流齿颊间,犹唾地骂不已。拾得其骨者,以刀斧碎磔之,骨肉俱尽,止剩一首,传视九边。” (明·张岱《石匮书后集》)一位中华民族的英雄,不是战死在沙场,不是死于敌人之手,却给自己誓死保卫的汉族儿女凌剐着吃了, 即使在300多年后的今天,读到这一幕也不禁令人肝肠寸断!

崇祯皇帝朱由检生于1611年,和袁崇焕相差20多岁,他也不是一个昏庸无能的皇帝,在他身上机智和愚蠢,胆略与刚愎,高招与昏招是兼而有之。很多历史学家都清楚例如孟森,如果他生在祖父万历皇帝之前一定不会是一个亡国之君。崇祯皇帝这样在一生危机中纠缠的复杂心态导致了矛盾,因为崇祯并非针对袁崇焕一个人有矛盾。在崇祯17年的时间中首辅大学士换了无数位,足以显现他多疑的性格,而这一特点又因为内忧外患的朝野局势加以白热化,悲剧无法避免。

因此,金庸分析性格导致的两人矛盾是有一定道理。对袁崇焕、崇祯和皇太极三方面的分析也都极有道理,但是对明清两个朝代的看法却不那么客观。
明朝和清朝在中国历史上的更替并不是因果关系,而是极大的偶然(这一点我在谈《碧血剑》时就说过)。两个朝代本身很有相似的地方,所以黄仁宇认为它们是收缩型的朝代。金庸对历史的分析过于看重情感因素,他认为清朝比明朝好得多。人们生活安定,国家疆域辽阔等等,任何了解两个朝代历史的人都知道一些类似的理由。不错,但也不尽然。因为用衰弱时期的明朝和兴盛时期的清朝相比根本就是混乱的。
好比我们似乎也可以不符责任的举例说,明朝再怎么积弱也没有沦落到半殖民地签订不平等条约的地步吧,明朝再怎么糟糕也能够出兵帮朝鲜打败小日本吧。同样的例子还可以说明朝出了四本伟大的长篇白话名著,而清朝只出了《红楼梦》和《儒林外史》两本,加上勉强说是蒲松龄的《醒世姻缘》也才三本。这虽然也是混乱的逻辑,但怎么会简单的认为明朝整体不如清朝呢?

明朝没有直接统治西藏和蒙古,但乌斯藏的教派分治是从明朝开始的,后来清朝对达赖和班禅也是延续明朝红、黄分治(白教和花教影响很小)。明朝对人民思想的钳制明显没有清朝恐怖,文字狱主要在清朝而不是明朝,而伟大的《四库全书》又那里比得上《永乐大典》丰富完善和保持人家原作者风格呢(《四库》收书无一不经过检查,许多内容都竟过官方“润色”)。不管明朝的君主有多少荒唐的,但总体上他们的臣子没有一口一个奴才。即使明朝实行东厂、西厂和内务厂搞特务政治,但这些太监加起来又哪里及得上一个慈禧老佛爷对中国政治的影响大危害深呢。
也许解答好这些前因后果才能正确评价两个朝代,也才能真正分析出所谓的优和劣。

在袁崇焕本身的问题上,金庸虽然罗列了很多事实,表明袁崇焕对待满清整体上是一种策略,袁崇焕和皇太极的拖延主要是为了赢得时间。但是面对崇祯的为人,袁崇焕并没有能够施展他的计划。反而皇太极的雄才大略钻了袁崇焕和崇祯皇帝之间的空子。
金庸用的是表现手段在讲述历史,这一技术早在2000年前的司马迁手里就非常出色的运用了,司马迁的文学家气质更大过历史家的水平,这一观点在黎东方先生那里已经得到比较准确的说明。金庸在多少年后描绘历史的能力也是一样,悲剧英雄的历史往往更能打动普通人,这是历史由来已久的。

除此之外,金庸还创作了《卅三剑客图》。本来是想为三十三个剑客图形,每人“插”一篇短篇小说,因惯例总是画家替小说家绘插图,古今中外似乎还未有一个写小说的人体一系列的绘画写小说。这看来是一番创举,可要连写出三十三篇剑侠的故事难度太大,不大可能完成。金庸只写出一篇《越女剑》便改为平铺直叙,因而这三十三篇文字变成了历史考据的形式,文学味是一点也没有的。我们可以看到的是,金庸在许多方面都有涉猎,知识面非常广泛,这也显是他的小说吸引人的地方之一。
而完成的《越女剑》讲的是春秋末年吴越争霸的故事。牧羊女阿青跟随一头白猿学成越女剑法,后来被范蠡利用传授给越国军队,越国依仗越女的剑法打败吴国成为霸主。故事很出人意料,不过结构、情节发展、人物塑造等方面还不是很完善,给人比较单薄的印象,自然算不上是成功的作品。

-=||=-收藏
赞(0) 点击进入首页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
文章名称:《我看金庸随笔之《袁崇焕评传》》
文章链接:http://www.jycg.net/10586.html
本站资源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

阁下请出招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