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茶馆是一个非营利网站,文章均来源于投稿及网络搜集,服务于广大金庸小说迷。旨在做一个有温度的茶馆。

金庸:字里行间的江湖

文/贾文忠 听雨筑

午后的阳光透过窗外刚刚抽芽的柳枝,在桌面上印着斑驳的暗影,桌上时的新茶正散发着茶香,微风轻轻拂过,摇曳的树枝带动着暗影在桌上跳动着,忽然风大了一些,暗影猛地一动,印在了茶杯旁的书本上,便露出了几个字–《儒侠金庸传》。
这是一个难得的午后,好久没有坐下来认真看会书了,这本书配着这杯茶,一看,便是许久。

江南的美是一种婉约的美,像个多情的才子,只是出生在浙江的金庸,并未传承这份江南的婉约,而是一腔侠肝义胆。青年的金庸就喜欢写作,读过大量书籍,在做翻译和记者的闲暇之余,写过不少文艺小品和和影评,这也为他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提起侠客,印象最深的便是“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的洒脱,或是“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凉,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也是舍生取义、杀身成仁。而金庸的侠,是字里行间的“侠”,他有着自己对“侠”的见解,将他所认为的侠风附在了平淡无奇的文字中,构建了一个又一个肆意的侠客,并深深的烙进了人们的心中。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每个喜爱武侠的人心中都对江湖有着不同的理解,对侠客也有着异样的期待,金老先生的武侠作品中的人物,多都肩负着家国的仇恨,儿女的情长。

少年时最是迷恋《射雕》,喜欢一段一段的读下去。看黄蓉的机智聪敏和郭靖的敦厚大义。或许是对郭靖成长的艰辛颇有感悟,或许是对各式武功的的好奇和惊叹,或许是对江湖儿女情的向往,后来转而迷恋黄药师,虽然描写不多,但无论正面侧面还是细节勾勒,总是让人有倾心的感觉,这样的喜欢便填满的我整个青春。也曾有过对江湖的向往,觉得老先生笔下的江湖,更能展示人的个性,想做一个劫富济贫的浪子,在江湖中漂泊。那时年少浅薄的理解,便只将江湖定义在那个纷乱的年代,殊不知,早已身在这江湖中,起起伏伏。而这多年以来的经历,也知晓了江湖险恶,绝不是表面那般平静。
后来长大了一些,初尝情爱的味道,《天龙八部》倒成了心中所好。才了解这才是人生的精髓,每一处都值得让人细品。晓以佛家禅意,洞悉世间悲喜,道尽爱情的缠绵绯恻。

或许是年少与当时喜欢女生的别离,看到萧峰与阿朱的爱情爱而不得,倍感心酸。从杏子林初见,少林寺相遇,到聚贤庄一役,从同情,侠心使然,到相许一生去雁门关外牧羊骑马,到最后的失手错杀阿朱,他们的爱情到了悲剧的高点,以悔恨收场。他们的爱与萧峰的大恨同行,所以多了些苦涩。我想,在阿朱闭眼的那一刻,他的心碎了,凉了,曾经沧海,再无水。所以无论阿紫如何爱他,他也不会再动心,心中想的念的只有一个阿朱。
同萧峰有相同,阿紫也是一个一爱不收的人。她对萧峰有意,甚至有射伤他与之相守一生的念头。在萧峰悉心照顾她的那段时间使她彻底倾心,以后无论做什么,心中只有姐夫一人。直到最后抱着已死的姐夫跳崖,嘴角也是漾着一丝微笑。这也算是相守了吧。生不同衾,死同穴。还有段誉和王语嫣、虚竹和梦姑等等,哪一个不是缠绵悱恻?

1972年,48岁的金老先生宣布封笔,退出侠坛之后对以往的武侠作品开始修订工作。金老构建的江湖结束了,但金老的江湖还继续着,他耗资兴建的金庸图书馆,云松书舍,成为了众多学子武侠梦的归宿。如今,云松书舍作为一处景点,但凡心怀侠义的人,都有了侠情的寄托,我想,金老当年一改初衷,将本用于个人的书舍捐出,是否是这样的情怀呢?

2018年,高龄的金老先生去世了,他同他所构造的江湖永别了,或有得偿所愿的满足,或有不可言说的遗憾,都留在了金老先生的脑海里,封存在尘土之下。“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金老先生留给我们的江湖,多年以后或许会被新的作品而取代,或许依旧深受人们的喜爱,仍然流传,但永远不会变的是,在那个年代,曾有那样的一批人,在这些作品中追寻过自己的武侠梦。而这一切也在历史的长河中划下了浓重的一笔,留下了记忆的烙印。

江湖路远,你我皆是过客。武侠梦从来都不只存在我们心中,愿金老带给我们的感动,伴着以后的岁月,渐行渐远。

-=||=-收藏
赞(4) 点击进入首页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
文章名称:《金庸:字里行间的江湖》
文章链接:http://www.jycg.net/10342.html
本站资源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

阁下请出招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